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89)

  二郎是主君之子,妾看着他长大,亦是妾子,照顾他是妾的应尽之责,何须主君嘱托呢。
  第117章 邪气入体
  几日后
  宰相府内的家僮趁张文仲得空之日将人请到府中,张御医,这边请。
  张文仲独自一人登门,并没有带侍从,身上所挎的医箱也拒绝了相府家僮想要帮忙接拿的热心,心切的问道病情,不知相府是何人患病?
  是我家二郎君。家僮回道。
  原来是小公子。张文仲又问道:患病已有多久了?
  自与萧氏定亲开始,已有月余了。家僮如实回道。
  月余张文仲听后便开始心惊,觉得事态似乎越来越严重。
  小五。婢女从拱门内走出。
  阿茹姑娘。
  与萧家下聘之日快到了,三娘子唤你去一趟前院安排人手去清点一下聘礼,就由我来带先生去给二公子看病吧。
  因是公子最为尊重的庶母的贴身婢女,被称作小五的家僮便未曾多心,点头应道:好。
  家僮走后,婢女柔和的脸色瞬间冷下,如同换了一张脸一样,为确保卧榻之人的清静,所以院子里只有卧房前有几个看守的婢女,而前院则无人。
  公子就在此院中吗?
  不,在最北侧的内院。婢女回道。
  多谢。张文仲抬手抱拳,提着交领长衫的下摆朝拱门迈步。
  先生的嫡长孙近来可安好?
  张文仲听后忽然止步,但是没有回头也没有任何言语,僵持了一会儿后婢女没再说话,张文仲便朝李元符静养的院中走去。
  三娘子,张御医来了。
  妇人起身,擦着泪眼朝御医哀求道:还请御医一定要救我儿。
  娘子请放心,老夫一定竭尽所能。张文仲先是瞧了一眼病榻上沉睡的李元符,随后将医箱放下于床头坐下。
  先生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妾都一定安排人手给您备全了。
  张文仲抬手示意妇人安静,旋即从被褥中抽出李元符枯瘦的手臂号脉。
  良久后才收手,又扒开李元符的眼睛瞧了瞧,皱起白眉回头问道:以往医者所开的药方可否让老夫瞧瞧?
  好,妇人当即点头,阿茹,去后厨将药方拿来。
  喏。
  张文仲又继续撬开李元符的嘴瞧了一眼舌头,妇人站在床头心急如焚,先生,我家二郎到底如何了?
  婢女的动作很快,妇人话音刚落她便拿着几张方子入了内,娘子,药方拿来了。
  给先生吧。
  喏。婢女走上前弓腰将方子递到张文仲手中,这方子是洛阳城内最有名的两位医者所开,药方几乎相同,但是我家郎君就是没有起色,先生是大内的御医,医术一定了得,还请先生一定要尽全力救救我家郎君。
  婢女的话让张文仲老迈的手为之一颤,抬眼瞧清她的脸后回头检查着药方。
  妇人攥着双手,焦急道:先生,可是这方子出了问题?
  张文仲眼里充满了犹豫,婢女随在妇人身侧,先生年轻时就与李虔纵、韦慈藏几位医者以医术高明而闻名于世,这方子有无问题想必一看便知。
  若是方子出了差错,妾定叫主君惩罚那些庸医。妇人道。
  张文仲摇头,方子并无问题。
  那是哪里出了差错?妇人不解,难道是府中下人抓错药了?先生可要查药?
  张文仲再次摇头,昔年天皇之时,旧臣苏良嗣昏厥于洛阳宫中,老夫为其诊断,乃是长期聚积忧愤,邪气冲激所引,令郎这病症与苏公极为相似。
  竟真是邪气?妇人倒退了几步差点栽倒。
  婢女连忙扶住,娘子。
  妇人冷静下来后一阵心痛,妾的生母便姓苏,焉能不知此病的厉害。
  若痛入心,无药可救。张文仲道。
  他还未娶亲成家,求先生一定要救他。
  张文仲脸色似乎不大好,也一直没有敢与妇人对视,娘子请放心,令郎与苏公不同,苏公病发时已是八十五的高龄,而令郎正值壮年,我一定尽力救治。
  修文坊
  长安支开院中打扫的所有奴仆,独自站在凉亭中揣起两只袖子,小池塘里的荷叶与莲蓬悉数枯萎,鱼儿也已经没了踪迹。
  没过多久一个做庶民打扮的中年男子进入院子,主人。毕恭毕敬的从怀中拿出一只小竹筒,里面放了一张卷起的信纸。
  长安将信纸取出,展开后从头到尾审阅了一遍,疑惑的扭头道:邪气?
  张文仲诊断的正是邪气,且与高宗时期因惊惧而病亡的苏良嗣病因相同,连张文仲都感到棘手,恐怕李元符命不久矣。
  长安总觉得事有蹊跷,不对,苏良嗣暴病之前曾遭人陷害,高宗又多疑,苏家摇摇欲坠,且至八十五高龄,李元符才过及冠,父亲得势,仕途一片大好,怎会患上与苏公同样的病呢。
  可是张文仲是当代名医,连圣人都对他赞赏有加,总不至于误诊吧?
  长安将纸条撕碎转身扔入了石桌上的香炉中,也许不是误诊而是另有原因呢。
  另有原因?
  继续盯紧相府,看看府中有没有可疑之人。
  喏。
  长寿元年十月初一,相府正式下聘萧家,作为六礼之中唯一不用雁的纳征相府极为重视,遂派长子携聘礼亲自至萧家。
  作为世交,两家长子自幼便相识,萧至崇及热情的将人请进门,李家长子刚进门便致歉道:家父政务繁忙脱不开身,所以才让我代为,这是李家的一点心意。
  家僮们将系喜着结大大小小十余只箱子抬进萧宅,箱子里面尽是金银与绫罗绸缎。
  萧至崇将高兴全然展露于脸上,相公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当以天下与大周社稷为重,元纮能亲自来,你我兄弟也能借此机会叙叙旧。
  昨夜父亲告知我,他虽不能亲自为二郎到萧家下聘,但是我们李家对这门婚事尤为看重,兄长也知道,父亲钟爱二郎,事事都顺从于他,令妹若嫁入李家,李家绝不会亏待。
  萧氏满门几乎都盼着能与将相之门联姻,相府对这门婚事的主动萧至崇自然喜闻乐见,有元纮这句话,以及李家的家世与门风,萧家自是放心的。
  李元纮犹豫的瞧了瞧满堂萧氏长辈,走到萧至崇身侧小声道:兄长,有些话弟弟想单独说与兄长听。
  萧至崇意会,笑眯着脸对母亲与萧氏诸亲道:母亲,儿与元纮多年未见,既然诸位长辈对这门婚事无异议,我便拉着元纮入内叙叙旧。
  崔氏点头,萧至崇便拉着李元纮去了书房,又命家奴重新奉了茶,我听闻元符近日好像身体不大好,麟台那边一直没见到人。
  由于李昭德的缘故,李元符告假多日之事麟台无人敢问起,外头也不知晓李家的情况。
  李元纮轻皱起眉头,阿兄与我乃是儿时的挚友,二郎这孩子也是阿兄看着长大的,有些话我便不隐瞒兄长了。
  元纮但说无妨。萧至崇的语气像是两家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一般。
  自与令妹定婚,纳吉之后舍弟突然患病,李元纮来前李昭德让他登门下聘时将实情一同转告,舍弟如今已经卧榻多日,父亲前不久请了大内的御医诊治,情况不容乐观。
  突然患病?萧至崇大惊。
  聘礼之前,双方皆有可反悔的余地,父亲让我转告兄长实情便是不想欺瞒于兄长,我李家绝不会因溺爱幼子而做出如此小人行径。
  李家如此坦诚,萧氏又岂能始乱终弃,元纮放心吧,婚事既定,我萧家断然不会悔婚,府上新得了一批上好的药材,一会儿我便托人送来,萧家在江南也认识一些名医,若有需要,元纮尽管提,改日我一定带着七娘亲自去探望元符。萧至崇说得极为关心,眼里还带着一丝担忧。
  十月上旬,大军日夜兼程抵达陇右整顿些许时日后,王孝杰开始着手部署兵力,策划如何进攻安西四镇,将损失降到最低,陇右的风沙如第一次来一样吹得让人难以睁眼。
  随王孝杰出军营至沙丘查探周围的王瑾晨顺着一根枯木坐下,将靴子脱了倒置,泥沙顺着靴筒悉数倒出。
  王孝杰牵着马,望着一望无际的沙漠,老夫知道圣人派你来监军是何用意,老夫初仕李唐,深受天皇隆恩,我若作为兵便要忠于我的将,我若作为将便要忠于我的君,这就是军人。
  也许圣人还有其他用意,王瑾晨穿上靴子站起,从腰间蹀躞带上所悬的挎袋上取出一块小小的方印,下官不懂军事,将军曾入吐蕃,知其虚实,下官相信将军与唐都督定能守护安西所有子民回归故国的期待。
  王孝杰没有当即去接王瑾晨转交的金印,吐蕃内乱已久,各部离心,而我军准备充足,又是精锐之师,想要夺回并不难,但夺回之后呢,永无休止的战争才是百姓的最艰难。
  安西四镇之所以几度失守,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汉人守军,一旦遭到多方势力偷袭,行军根本应对不及,要想安西长治久安,便要增派各镇守军。
  王孝杰摸着胡子牵马走到王瑾晨身侧,增派守军,王舍人说得倒是轻巧,朝廷当初并非没有想过对策,但就连狄公都上疏反对,又谈何容易。
  王瑾晨拍了拍指缝里的细沙,集权之制皆是重中央而弱地方,安西距京遥远,重兵镇守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皆是数倍,可是,王瑾晨抬头与老将对视,这些与战争相比呢,战争才是真的劳民伤财,而守住了边疆,天子得到的,是安西数万百姓的民心,是国家领土的完整,也是一个万民敬仰的盛世。
  第118章 复取四镇
  长寿元年冬西征队伍抵达陇右道图与吐蕃交战,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下令攻夺安西四镇,并亲自领军上阵,身先士卒,于十月二十五日大破吐蕃,攻无不克。
  自十月初战争打响,边关的捷报频传,裹幞头的甲士骑在国马上飞奔入城,身后背着的竹筒里插着一面小旗子,巡逻的金吾卫与过道的官员车马见之纷纷让行。
  边关捷报,请呈天子预览。
  天还未亮,宿卫军点燃银台门前的火把核实信物。
  司宫台内给事急步于大内的殿廷中,身后跟随数十护送的内臣,从外朝宫门接信送往内朝直达天子的寝宫前。
  高内侍。内臣平息了一口气登上阶梯走到高延福身前唤道。
  高延福比了一个手势,圣人还未醒。旋即走到离殿门稍远一些的地方。
  内臣紧随其后旋即将一封用蜡与盖印密封的急报呈上,边关捷报,王总管已成功取复安西四镇。
  高延福接过后又惊又喜,距大军拔营尚不满两月,竟如此之快,好,好啊。随后将未拆封的军报转呈殿内歇息的皇帝。
  睡鸭炉内的安神香燃了一夜,高延福入殿时寒风从门缝偷入,将环绕在卷帘上的青烟吹散,被轻轻掀开又复放下的珠帘发出哒,哒,哒的碰撞声,高延福绕到寝宫深处至皇帝榻前轻轻唤道:大家。
  数十年来一直睡眠浅薄的皇帝从梦中惊醒,殿内烛火微暗,贴身的内侍就守在榻前轻轻叫唤,让其误以为时辰到了,几时了?是不是早朝时间到了?
  回大家,才四更天,是边关捷报,进奏院通过银台门连夜传进来的。说罢,高延福将军报躬身递进帐中。
  女皇撑着困倦的身子从榻上坐起,这阵子捷报频传,看来收复安西指日可待。
  高延福笑眯着眼,适才内给事至银台门,传急报的甲士说王将军率军歼敌斩杀数名大将大获全胜,此一战,安西四镇接连被...
  全都夺回来了?女皇望着手中拆封的急件,意料之中却又感慨万分的惊呼道。
  恭喜陛下,安西都护府重归大周。高延福叉手恭贺道。
  吾知道安西四镇必然能拿下,但是如此神速当真是给了朕一个莫大的惊喜。女皇笑着舒了一口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昔日王将军同刘审礼陷吐蕃,刘僖公重伤死于吐蕃,而王将军却因机缘留下后又获释,在敌营多年,必然悉知其兵力与将帅习性,王将军能攻克吐蕃,也是陛下神断用人之明。
  女皇掀开被褥从榻上起身,早日结束战争,百姓便可早免受一日之苦,朝廷的支出也可以大大的节省,招手又道:去宣凤阁舍人入内拟旨,朕要诏赏王孝杰。
  喏。
  裹着幞头的传令甲士领消息从一处官邸向洛阳城四个方向的街道奔去,手中杨着一面小三角的旗子高呼道:长寿元年,边关捷报,威武军总管王孝杰率军攻克吐蕃,成功收复安西四镇。
  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四镇乃是连通西域的商道要塞,于一些商人而言,战胜无异于又重新打开了商道与财路。
  长寿元年十月二十五日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
  几日后
  武安殿
  朝议散去后,皇帝独召宰相李昭德入殿商议,身侧还跟随着一名女官,内舍人上官婉儿。
  自西征始,武安殿便悬着一张极大的绢布疆域图,包括辽东辽西以及西域诸国与吐蕃。
  对于王孝杰归来的封赏诸臣都没有意义,如今西征军尚还留在安西镇守与善后破损的城池,对于四镇的处理诸臣意见不一,朕想问问李卿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